8月5日,日本股市迎来暴跌。日经225指数盘中最大跌幅达15%,收盘时下跌4451.28点,跌幅为12.4%,报收于31458.42点。此跌幅创下日本股市历史最大跌点数,远超1987年10月20日下跌的3836点。
随着日经225指数跌破2023年末的收盘点位33464点,今年以来的涨幅被抹去,日本股市宣告进入熊市。连续大幅下跌引发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抛售,短期内仍未出现明显的反弹迹象。
投资者纷纷抛售导致熔断机制触发。5日下午,日经平均指数波动率指数(VI)一度飙升至50以上,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日经225指数期货和东证股价指数期货合约启动“熔断机制”。
下午1点30分左右,2024年9月到期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在价格下跌8%后暂停交易10分钟。大阪交易所启动暂停东证股价指数期货交易的“熔断机制”,促使投资者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冷静判断。
外汇市场中,日元兑美元汇率升至141附近,创下约7个月来的新高。市场人士指出,如果美元持续走软、日元进一步走强,日本股市将面临更大压力。
个股方面,东京证券交易所优质(Prime)市场90%以上的股票下跌。此前表现强劲的银行股连续两天领跌大盘。千叶银行、瑞穗金融集团、野村控股、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等金融股下跌幅度在18%至24%之间。
分析人士指出,8月5日,各类投资者都在抛售股票,市场弥漫着恐慌和避险情绪。股价暴跌导致部分信用交易投资者面临保证金追缴,引发变现抛售和止损交易增加。
截至7月26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买入余额(东京、名古屋两市场,制度信用和一般信用的合计)为4万9808亿日元,创下2006年5月以来的18年新高。作为日本股市主要买家的海外投资者也在抛售。
分析人士认为,日本央行连续加息和日本央行官员的言论可能正在改变海外投资者对日本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华西证券海外策略分析师王一棠指出,日本核心股票资产的大幅回调反映出日本股市抛售问题严峻。
考虑到日经225指数估值偏高,以及日元汇率潜在问题挥之不去,再叠加日本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预期日经225指数未来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回调。由于日本价值股和成长股估值均偏高,日本市场的大部分成长和价值行业都可能出现调整。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日本股市暴跌一方面是由日本央行第二次加息所致,将基准利率从0-0.1%上调至0.25%,导致日元快速升值,打击了日本的出口贸易行业。而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股大跌也加剧了日本股市的跌幅。
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韦冀星表示,日本股市暴跌背后是对日本内生增长的担忧和海外恐慌情绪的放大。从原因来看,本次日本股市下跌可能受四点因素影响:
宏观视角
日本的加息行为可能对经济造成冲击,包括出口型企业盈利下降和企业负债成本上升。
微观视角
日本的加息会影响国内股市和海外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流动性视角
近期美国经济放缓超预期,引发“衰退交易”,加剧了市场恐慌。全球股市下跌,比特币下跌超过16%。
其他市场反应
韩国综指暴跌8.78%,科斯达克指数跌幅超过11%。中国台湾加权股价指数下跌8.4%,创历史新低。大多数加密货币大幅下挫。
影响因素
全球股市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巴菲特二季度大幅减持苹果股票的消息加剧了投资者的不安情绪。
巴菲特的减持信号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二季度减持了50%的苹果股票,高达800多亿美元。巴菲特减持被认为是美股见顶的重要信号。
美股前景
由于美股估值处于偏高水平,预期美国降息周期临近,失业率上升以及财报季业绩冲击等因素,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股大盘仍容易回调。预计大型科技公司、消费、生物科技、金融和工业等行业会出现回调。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