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官方公众号“市监方正”发布消息称,在朝阳市场监管局开展的“餐饮业食品安全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中,包括呷哺呷哺在内的23家北京餐饮单位被通报。
其中,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第三百八十二分店因餐饮具清洗消毒不规范,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朝阳市场监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已责令该店改正,并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作为台式吧台小火锅的代表,呷哺呷哺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平价”著称。随着人均消费额逐年上涨,呷哺呷哺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价格贵”的质疑,逐渐失去了“性价比”的标签。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呷哺呷哺人均消费分别为48.4元、53.3元、55.8元、62.3元、62.5元、63.9元,涨幅超过32%。
涨价并没有帮助呷哺呷哺提升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呷哺呷哺累计亏损超过8亿元。尽管2023年年收入同比增长25.3%,但亏损总额仍达到1.95亿元。对此,呷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集团亏损是受预计餐厅闭店等计提减值损失和递延税资产减少的影响,并非运营亏损。“呷哺呷哺实际上是一家赚钱的公司。”贺光启坚定地表示。
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呷哺呷哺于今年5月宣布降价。目前,大部分门店套餐价格已降至50元左右,与之前单人套餐均价65元相比,新菜单套餐价格下降了10%以上。贺光启在一次自述中表示:“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整价格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去抢占,就只有饿死的份。”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