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高低关乎着亿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养”,人社部、财政部于 17 日发布了一项通知,明确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对 2023 年底前已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提高 3%。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 3% 是全国总体调整水平,即平均来说,2023 年所有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每月平均上涨 3%。每个人实际上涨的比例并不一定都是 3%。
据权威测算,这一政策预计将惠及约 1.4 亿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那么,具体到个人,会涨多少,该怎么计算呢?人社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
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的各类退休人员都按相同金额上调。按照过去两年的情况,各省份定额上调金额基本在每月几十元的水平。
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由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决定。
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予以照顾。各地通常会对年满 70 岁及以上退休老人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实行倾斜调整,给他们再增发一笔基本养老金。
接下来,各省份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省份以全国调整比例为上限确定本地调整比例和水平。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际会上调多少,还需根据所在地区发布的 2024 年方案进行计算。
如何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将调整增加额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对于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所需资金,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地方财政对本地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新增支出安排资金给予一定补助。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