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糖行业市场定价历经变革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食糖行业迈向市场化,甘蔗和白糖的定价机制由完全政府主导逐步过渡至政策指导定价。
我国白糖产区高度集中,以广西为主。2021 年,广西糖产量占比超过 66%,蔗糖总产量达 77%。仅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四省份的蔗糖产量便占据全国 95% 以上。
由于甘蔗压榨期短暂且耐储性差,白糖容易出现产销失衡。白糖销售旺季与下游淡季重叠,导致库存压力较大,去库周期被动拉长,市场需求反馈机制并不完善。
国内糖厂的销售定价策略与国际市场脱节,易受国际糖价走势影响,从而给产业链带来累积亏损风险。糖厂对套期保值的需求较大。
我国食糖市场化定价逐渐从销售端向种植端扩展,受产地因素影响。要实现充分的市场化定价,仍需完善产业链,而政策性市场价格指导则旨在保障产业发展和工业安全。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