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周五),沪深股市开盘后先跌后涨,但尾盘走软。
收盘时,上证指数报2949.93点,微跌7.64点,跌幅0.26%;深证成指收报8695.55点,微涨21.72点,涨幅0.25%;中小综指微涨0.45%;创业板综指微涨0.83%;科创50上涨1.23%。
两市成交5772.50亿元,与周四相比减少1.5%。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上证指数很有可能连续8周下跌,但短期内做空大盘型基金仍有获利空间。
走势
沪市连续7周下跌,当天上证指数低开,在大市值蓝筹股的带领下大幅下挫,最低触及2920.20点。
随后,科创板和创业板出现抢盘潮,多数个股由绿转红,带动沪指上扬,收回大部分失地。
尾盘部分强势题材股明显走软,沪指无力翻红,最终导致周K线连续7周下跌。
盘面
通达信数据显示,当日上交所股票涨跌比为3926:1231,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比例为42:5,涨跌幅大于5%的个股比例为156:48。
盘面上,以低价股和微盘股为代表的壳资源股在周四大幅回调后反弹。
其中,低于3元的低价股平均上涨2.01%,向日葵、飞利信、*ST吉药、佳云科技涨停。
微盘股群体平均上涨1.93%,南华仪器、天亿马、长药控股涨停。
整体来看,随着退市潮暂时告一段落,缺乏竞争力的壳资源股可能受到游资炒作。
展望
银河证券江南大道首席投顾李春认为,不排除上证指数连续8周下跌的可能性,但仍可以根据规律做指数型基金的短线差价。
从深市来看,周五出现反弹,但尾盘出现卖点,这意味着周四低吸的投资者可能已在周五获利出局。
周五深证成指盘中破位,下周技术位8471点、8371点和8171点将受到考验。
创业板综指下周也将面临考验的技术位分别为2027点、1991点和1935点,深证50下方支撑位为6101点缺口、5845点和5709点。
即使在跌势中,操作指数型基金仍然有可遵循的策略。
但投资者在操作时不能仅关注一个指数,应结合多个指数分析,才能让实盘操作更稳妥有效。
近期,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对于医药行业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医药行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投资机会涌现。
政策利好不断,国家对于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集采政策的逐步完善,将有助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创新药的研发。
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将带动医药行业中相关领域的快速增长,如养老服务、康复护理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制药、精准医疗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将为医药行业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行业内龙头企业也在不断扩张,通过并购和研发加大市场份额。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好成长性的医药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行业也有其风险,如政策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等。投资者在投资前应做好充分调研,谨慎决策。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