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乘联会公布了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1万辆,同比下降1.9%,环比增长11.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807.3万辆,同比增长5.7%。
常规燃油车方面,5月份销售91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增长6%;1-5月份常规燃油车零售482万辆,同比下降9%。新能源乘用车方面,80.4万辆,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18.7%。新能源车5月份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47%,较去年同期14%大幅提升。
乘联会指出,随着4月末政策执行细则的出台,前期积压的消费需求在5月份得到释放,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出现“红五”行情,走势好于乘用车厂商预测团队的预期。
乘用车产量与批发量均创下历史新高
乘联会数据显示,在生产端,5月份乘用车生产199.7万辆,同比增长0.3%,环比增长0.5%。批发方面,5月份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3.1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3.9%。受市场企稳回暖和出口促进的带动,乘用车生产与厂商批发量均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新能源在5月份表现持续突出,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到88.1万辆,同比增长31.0%,环比增长9.9%。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9.7万辆,同比增长32.1%,环比增长13.8%。5月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0.4万辆,同比增长38.5%,环比增长18.7%。5月份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
新能源与出口发力,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7.6%
5月份自主品牌零售98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2%。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7.6%,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6%,同比增加6.6个百分点。
乘联会指出,5月份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取得了明显增长。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主流合资品牌方面,5月份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21%,环比增长8%。同时主力品牌份额持续下降,其中5月份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8.6%,同比下降2%;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4.8%,同比下降3.2%;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为6.7%,同比下降1.4%。
豪华车方面,5月份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增长19%。5月份的豪华品牌零售份额14%,同比下降0.2%,表明传统豪华车市场需求不振。
5月份汽车出口56.9万辆,同比增长30%
在汽车出口方面,根据海关统计数据,5月份汽车出口56.9万辆,同比增长30%,当月出口金额达到105亿美元,同比增长17%,实现较强的增长。今年1-5月份,汽车整体出口达到245万辆,同比增长27%,汽车出口金额达到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在乘用车厂商统计口径方面:5月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7.8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9%;1-5月份乘用车累计出口187万辆,同比增长34%。
5月,随着南美等市场的复苏,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达31.9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下降7%。合资和豪华品牌出口量为5.8万辆,同比增长5%。全年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底的强劲增长势头。
5月,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24.8%,共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新能源出口的78%。厂商出口方面,排名前列的企业包括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奇瑞、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哪吒汽车、吉利汽车等。
A0级电动汽车占自主出口的近50%,在上汽等自主品牌的推动下,前期欧洲市场表现强劲,而比亚迪则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崛起。乘联会分析指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产品品牌正越来越多地出口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尽管近期受到外部干扰,但长期来看,新能源出口市场仍将保持良好势头。
分析:5月车市走势超预期
乘联会分析认为,今年车市年初的价格战启动早,部分热销车型降价 幅度高达20%,时间跨度从2月春节后持续到4月底,参与降价的车型数量接近去年全年。这导致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观望情绪加重,加上消费预期偏弱,抑制了春季车市的启动。
随着4月末政策执行细则的出台,积蓄的消费购买力在5月得到释放,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红五”行情,走势好于各厂商预测预期。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将于6月1日起剔除入门车型,5月抢上牌的因素也促进了新能源市场的持续增长。
激发5月车市活力的措施主要包括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各地配套政策的出台和跟进,4月起车市新品价格战的阶段性降温,北京车展新车上市的刺激消费热情,保价回购政策的消除用户顾虑等。头部企业的重磅产品发布也带动了产品供给的稳定预期,前期观望的消费者重新燃起消费热情,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