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厂商才不会告诉你,OLED电视是个坑!
在多数互联网电视厂商还在不断拔高LED智能电视譬如4K、HDR等属性时,长虹、创维等老牌电视已经开始探索新的显示技术——OLED电视。目前来看OLED电视成为次世代电视显示技术已是公认的事实,当然也有战略差异的几家选择了QLED、ULED等等,由于本质上还是LED的进化,而且真正面市的产品非常有限,相比于三星言之凿凿2019年实现QLED产品量产,倒是如火如荼发展的OLED大屏更令人期待。
OLED即有机发光显示器,在手机LCD上属于新崛起的种类,被誉为“梦幻显示器”。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或者特别的会用塑料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与主流LED电视相比,OLED电视可以做到更轻薄、工艺更多样、色彩更艳丽等。即便如此,OLED显示技术被应用在大屏电视上也才是近两年的事。由于OELD面板代线新建投入前期成本过大,也由于面板大屏应用时技术难度大幅增加,导致了OLED一直游走在小屏显示器,近两年才进军大屏。
为什么说想爱OLED电视这么难?对用户来说,当然是贵了。小编上某东看了看,按价格排列,OLED电视基本上没有下1万人民币的。这么贵的电视,配置性能如何呢?然而并没有描述。也就是说OLED电视最贵也最吸引消费者的就是这块屏了。于生产厂商而言,OLED电视面板也是最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而且正是这个技术难点导致面板价格高、良品率低、使用寿命不长等短板。
OLED面板制造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蒸镀。简单来说,就是将色彩发光材料蒸在玻璃基板上。根据不同的蒸镀工艺,大致有三种面板制作原理。
蒸镀方法主要应用于RGB三色排列的典型OLED屏幕。三星的OLED电视采用此方法,三原色都非常纯粹,但成本最是高昂。可见三星采取跳过OLED发展QLED也是苦于成本过高。
为了控制成本,有一类蓝光+色变换层:这种方案只需要蒸镀蓝光OLED元件,经过变换层将光转为RGB三色,这类技术受到色彩转换器开发难度的限制,并未被大规模采用。
白光+三种彩色滤光片,以白色为背光,再加彩色滤光片,LG曾使用该方法生产OLED电视,虽然缩小了小幅度的成本,但牺牲了透光率光色纯度,同理还有LG的WRGB OLED面板以及创维使用的4色4K面板。
为了降低OLED面板的成本,实现大规模量产,松下自主研发“印刷”技术,直接在玻璃基板上涂色,不过蓝色材料效率与寿命是个问题,导致松下OLED电视偏黄。和松下在TFT部分有合作的索尼,改良蒸镀与印刷技术,先涂蓝色形成通用层,再将红绿色先印刷再蒸镀,保证蓝色材料的寿命。不仅如此,日企三菱化学开发了印刷方式的新材料,材料费控制在1/10,将在2017年进入量产。
OLED电视要降价了!
可惜不是现在,所以现在OLED成品仍然居高不下,仍然有寿命短、烧屏等问题存在。依小编之见,可以再等一两年再来买OLED电视,到时候技术会更成熟些,价格也会更亲民。
但是,现在已经买了OLED电视尝鲜的朋友们遇到问题怎么办?OLED电视技术还在发展阶段,厂商都搞不太清楚,用户就更别说了。
其实总结来说就是电视屏与电视逻辑板(驱动板)故障的识别,以及OLED屏残影等问题。为预防同样问题的出现,小编找到一些方法。
首先是故障判断:
逻辑板故障屏幕通常会出现黑屏、白屏、灰屏、负像、噪波点、竖带、图像太亮或太暗等彩色不对或图像不正常等现象,逻辑板故障是可以修复的。
屏幕故障通常显示出一条或多条垂直线条、水平线条,还会画面显示有阴影,甚至会出现垂直色带,电视屏出现故障只能用换屏来解决。
然后是换的屏新旧判断:
OLED屏用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残影,一般在光线很暗的条件下容易被察觉,是滑动屏幕时出现的紫色拖影,而且静态画面停留太久也会出现残留的台标等。
用户在自己使用时,是可以防止残影现象的。要注意不要让电视显示明亮的静态图像太多时间(游戏用户需要注意),如果不慎出现,可以关闭电视约5-10分钟,再次打开可以同时播放动态画面,然后再关闭一段时间,正常使用就可以了。
OLED显示技术大屏化量产也就是未来几年的事,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小编还是推荐先用着LED电视,等个一两年就差不多可以试试了。不过对于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来说,要买的话,三星的画质最纯粹也最贵、LG次之,索尼的如果买得到,应该是最好的(理论上)。总之,想爱OLED现阶段来说还是太难,不妨等上一等,期待OLED电视普及的那天。
家庭数字娱乐行业领先媒体
www.hdpfans.com
微信ID:hdpfans_com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2.QD-OLED黑位差?WOLED才是王道?聊聊涂层对屏幕的影响
之前我们在对索尼A95L进行体验的时候,我们在非昏暗光线的环境下就发现A95L的屏幕看起更灰,不像采用WOLED面板电视的屏幕那样黑。而同样的问题我们在做三星S90Z电视的测试时,也能很轻易地观察到。这就会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如果要追求更好的黑位效果,那么是不是更应该购买使用LG WOLED面板的电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无论是LG的WOLED面板还是三星的QD-OLED面板,黑色都是可以不发光的,那么只要显示黑色的时候,理论上都应该有相同的效果,为什么会出现不同OLED面板屏幕黑度不同的情况?这是个有趣的话题,其中实际上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OLED面板的一些技术,一方面则和屏幕的涂层有关。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至少能给大家一个比较清晰准确的答案!
其实关于黑位效果,只要用色度计这样的设备测一下就行了,理论在昏暗场景中,或者直接将色度计盖在屏幕上,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测到实际的亮度,黑色应该无法测出。但问题是这种“色度计到屏幕”的测量方法只能说明问题的一部分,它能测试出的是面板能够达到的最大对比度。但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坐在离屏幕更远的地方,所以用户感知屏幕上图像的方式、黑色深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比度将受到大量的影响。
影响屏幕黑度的因素很多,比如说环境照明水平和房间亮度、面板技术的不同、面板涂层的不同、光源的位置以及用户的观看位置。这其中一些因素是变化的,比如照明、光源位置以及用户位置等,但不变的则有两种因素,面板的涂层和面板的技术,这是人为无法改变的。但这种两种因素又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亮度。
从目前来看,采用三星QD-OLED面板的设备,无论是显示器还是电视,都使用了一种“半光泽”的AR涂层,包括第一代QD-OLED面板和第二代QD-OLED面板,拥有极好的低反效果以及可视角度;而采用LG WOLED面板的设备,则有很大区别,比如显示器有用哑光AG涂层和大猩猩光面涂层的,而电视部分包括LG和飞利浦的产品,则多采用光泽涂层,同样拥有极好的低反效果。而这些涂层实际上在不同照明环境下的表现是不同的,并反映到屏幕上。
首先来对比一下QD-OLED和哑光AG涂层WOLED的区别。实际上,从各种测试来看,随着环境照明的提升,即使是关闭设备的情况下,不同OLED设备屏幕的黑色亮度都在提升。在环境亮度最大为500lux的时候,第一代QD-OLED屏幕的黑色亮度已经超过0.5nits,而第二代QD-OLED屏幕的黑色亮度则超过了0.3nits,而采用AG哑光涂层的WOLED屏幕的黑色亮度则只有0.2nits。
这可以解释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照明环境下,看着QD-OLED电视或者显示器的屏幕,在关闭的时候,也会感觉不是纯黑而是灰色,因为QD-OLED的电视就是没有WOLED电视那么黑。这里只有一种例外,那就是完全的暗室,那个时候屏幕都是黑色,用户是看不清楚有任何区别的。
我们这还是用QD-OLED和使用哑光AG涂层的WOLED显示器相比,如果是和飞利浦908,LG的C1/C2/C3等相比的话,那么QD-OLED在黑度上的差距会更明显。要知道在照明亮度为500lux的环境下,采用哑光AG涂层的WOLED显示器关闭屏幕亮度为0.2nits,但WOLED电视使用的是光泽涂层,屏幕关闭黑色亮度只有0.05nits,优势会更明显。
那么这里就涉及到几个关键的问题了!首先就是为啥三星的QD-OLED的黑度不如WOLED这么好?这里当然有三星使用的半光泽AR涂层的缘故,但更重要的还是QD-OLED本身的技术所导致的。三星的QD-OLED面板缺少偏振器,环境光会无意中激活量子点 (QD) 层并将光散射回用户处。尽管QD-OLED在显示黑色时会不发光,但外部光源以及面板及其涂层的处理光线的方式依然会激活量子点层。所以对于QD-OLED面板的设备来说,这个问题无解。
所以我们在体验索尼A95L以及测试三星S90Z的时候,都会发现类似的问题。这个问题在黑暗房间中不存在,和WOLED相比看不出差异,但是房间照明环境越高,QD-OLED电视在黑度上的问题就越明显,尽管很多时候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忽视。所以对于在明亮环境下观看电视或者显示器的用户来说,购买QD-OLED必须得忍受这个小小的不足。
那么WOLED的设备呢?我们已经知道了WOLED电视所采用的光泽涂层要在黑度上强于哑光AG涂层,那为什么WOLED的设备不统一都使用光泽涂层呢?甚至前两年还有WOLED电视使用了哑光AG涂层。光泽涂层不但能让屏幕在环境光更亮时更黑,同时现在也有极好的低反效果,你要说厂商不知道这点我们是万万不信的。
除了成本因素之外,哑光AG涂层在低反上的确也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光源在不同区域哑光AG涂层低反的效果都比较统一;而光泽涂层就有点区别了,在亮度不是那么高的环境下,WOLED电视的光泽涂层效果非常好,但是如果在白天和光线充足的房间中,光面涂层的低反效果会大大下降。另外,如果光源处于用户的身后,比如身后的窗户以及其他反光,那么光泽涂层的反射率也会更明显,而哑光AG涂层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情况。
所以现在大家清楚为什么WOLED电视大多数采用光泽涂层,而WOLED显示器不少还采用哑光AG涂层了吧?毕竟显示器这种东西需要在各种环境下使用,采用哑光AG涂层明显会有更好的保障;而WOLED电视基本不会在环境亮度太高的环境下观看,使用光泽涂层更适合,能拥有最好的黑位效果。另外哑光AG涂层会让屏幕看起来有颗粒感,这也是很多电视不愿意使用的原因。
第一个宣布采用LG WOLED制造32/27英寸4K/144Hz显示器的厂商Dough,在未来自己的产品中不采用哑光AG涂层,也不采用光泽AR涂层,而是采用了大猩猩玻璃光泽涂层。这算是一种折中的方案,它在明亮环境下,关闭屏幕的亮度要低于哑光AG涂层,但依然高于光泽AR涂层;不过在低反部分,则比哑光AG少70%的反射率,同时还没有颗粒感,所以看起来或许是未来一个能成为主流的方案。
最后又说回QD-OLED,尽管现在所有QD-OLED的设备都使用半光泽涂层,加上QD-OLED的量子点要受到环境光的影响而激发,这直接影响了屏幕的黑度,但也不是说QD-OLED的这种方案就没有优点。QD-OLED的半光涂层比当前的哑光AG涂层提供了更锐利、更清晰和更清晰的图像,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文本渲染能力,特别是第二代QD-OLED面板能获得更清晰的文本以及更少的彩边。另外这种图充分搭配QD-OLED面板,可以实现更宽的色域,带来更出色的色彩,并在亮度和HDR内容等方面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目前任何面板涂层都谈不上完美无缺,总是会有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当然从电视角度而言,可能WOLED的光泽AR涂层会更适合用户的观看;而在显示器部分,哑光AG涂层依然会是未来的主流,大猩猩玻璃光泽涂层现在看起来似乎更好,但要看看成本和厂商的接受度,我们觉得不错不代表厂商一定会采用!
另外特别多说一嘴,在今年LG和飞利浦的高端电视上,则采用了一种名为VANTA BLACK的涂层,在42英寸以上的高端产品上使用,比如LG的G3以及飞利浦的908,这是一种进一步减少反射的附加薄膜,防反射效果极好,但在非黑暗环境下,屏幕关闭后的黑度似乎比不上传统WOLED的纯光泽AR涂层,但要略强于三星的QD-OLED屏幕,这也是折中后的选择。
3.OLED屏幕为什么经常发生“绿屏”现象?
最近,苹果手机出现绿屏的问题广受关注,很多人都遇到过手机绿屏的问题,这种情况是怎么出现的?手机屏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绿屏?有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绿屏是怎么回事?
这次绿屏事件最初是部分用户发现:iPhone12的屏幕亮度调到最高的时候,显示一些很深的灰色图片时,也就是非常接近黑色的时候,屏幕边缘会出现发绿的效果。
其实这种现象在OLED屏幕当中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之前华为的Mate20Pro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当用户将亮度调低,同时是灰色背景的时候,屏幕就会出现泛绿的现象。
为什么OLED屏会普遍出现这种问题呢?首先,简要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主角——OLED屏幕。OLED屏幕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自发光二极管,通电就会亮,电压大小不同,亮度就不同。
OLED的每个像素点都由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组成,可以理解为一个个可以独立控制的彩色小灯泡,红绿蓝三种颜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形成了我们看见的五彩斑斓的视频、图片。正是因为没有液晶层和背光层,所以OLED屏幕可以做得非常薄,甚至可以做成充满未来科技感的透明显示器!但目前OLED工艺并不完美,还存在诸如Mura(指显示出现灰度不均一的现象)、烧屏等问题。屏幕发绿,就是一个典型问题。可不是那只爱钻盒子的网红猫maru,别看错了哦。0LED屏幕发绿的原因屏幕发绿,在液晶显示器业内叫做Mura,也就是显示不均匀。
在OLED屏幕的制作过程中,是通过蒸镀来将发光原材料覆盖在显示面板上的,但是目前的蒸镀工艺本身就很难做到将每一个独立小灯泡均匀布置在显示面板上,这就导致不同区域所覆盖的小灯泡数量会有差异。并且,每个小灯泡本身,是由三个子像素构成,这三个子像素的电压控制也很难做到完全一致。这就导致了低亮度灰屏的时候,屏幕出现Mura现象。那为什么往往是灰屏的时候更容易出现Mura现象呢?这就需要介绍一个概念即RGB色彩。RGB指的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种颜色,我们前面已经了解到,OLED是由这三种颜色构成的,通过电压来控制三种颜色的亮度,就能调配形成不同的颜色。
我们用0-255这个区间的数字来表示三种颜色的亮度,255表示最亮,0就是不亮。我们在手机上对屏幕亮度进行调节,其实就是对灰度进行调节。大家可以拿出手机试试,观测一张纯白图片,然后缓慢的将亮度从最高调到最低。可以明显发现,这是一个由白逐渐变灰的过程
我们把亮度调低,实质上是将三个子像素的电压同时调低。而调出不同的颜色,就是将三个子像素的电压按比例调到合适的大小。如果在低亮度下显示不同颜色,三者的数值就要相应缩小,缩小的幅度涉及到很复杂的计算。当亮度调到很低的时候,三者数值都非常接近,最后就会呈现出灰色。前面提到,很难控制OLED三个子像素的电压(也就是亮度)完全相同,当其中一个子像素偏高时,例如绿色过高,那么就会出现绿屏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在深灰色的时候,屏幕容易出现Mura现象的原因。其实不止是发绿,OPPO的FindX就曾被指出屏幕发红。原理和绿屏相似,就是控制红色子像素的电压不稳定。
解决方案
几乎所有的OLED显示器厂商,无论是LG、还是三星,目前都无法从OLED的制作工艺上解决Mura问题。于是,工程师们便开始研究去Mura的技术。比如用二维成像仪给点亮的OLED显示器拍一张照片,根据实际显示情况,拍一张分布图,再反向把这些数据反馈到屏幕的驱动,将过亮的地方调暗一点。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OLED屏幕高亮度下显示不均匀的问题
但上述方法一般适用于高亮度情况,对于低亮度时出现绿屏,聪明的工程师想到了另一个绝妙的解决办法。假设我们的屏幕在1nit(亮度单位,手机屏幕峰值亮度一般在1000nit)的时候,不会出现Mura现象,但是在0.1nit的时候,会出现Mura现象。那么我们可以让屏幕工作在1nit的亮度下,但是只工作10%的时间。这时,因为眼睛的视觉暂留(物体在快速运动时,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现象,这10%的1nit,在我们的眼睛看来就是0.1nit。这种技术被称为PWM(PulsewidthmodulaTIon),但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因为它本质上是通过闪烁来实现低亮度的,长期使用,有些人的眼睛就会受不了。iPhone12出现绿屏,就是因为我们将屏幕亮度调得很高。这时,PWM会停止工作,但我们依然让其显示深灰色,这时,就会出现Mura现象。那么,为什么安卓阵营的OLED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呢?华为自从上次Mate20Pro翻车之后,在面对OLED低亮度下的Mura问题时,把最容易出现Mura区域的那些灰色,强制降低到更黑的灰色。这时,人眼其实很难辨别这微小的差异。在OLED屏幕制造工艺改进之前,Mura现象将会一直伴随着OLED屏幕,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去Mura的技术来规避,或者尽可能地让用户少感知到。
4.QD-OLED回归哑光涂层:半光泽涂层成历史?但黑位并没改善
从2022年开始,三星在QD-OLED面板的产品上,开始使用一种不同于传统AG哑光的涂层,三星表示这是专为自家产品定制的涂层,而我们则喜欢称其为半光泽涂层,它比传统AG亚光涂层更有光泽,同时清晰度也更高,当然同时也具有减少反射和炫光的功能。不过之前我们在体验三星自家QD-OLED电视的时候也说过,这种涂层一方面对于对比度的影响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不会改变QD-OLED产品黑色看起来偏灰的视觉感受。
我们一直认为三星会在自家的显示器和电视中继续采用这种半光泽的涂层,而且三星今年在QD-OLED电视上也在大力宣传自家的新涂层,所以我们开始一直认为半光泽的这种涂层将作为三星QD-OLED的特点延续下去。但意外的是,三星之前发售的G80SD显示器,虽然也是使用了最新的QD-OLED面板,但却回归到传统的AG哑光涂层。我们不知道这是三星电子想要更换,还是三星显示重新考虑了原始面板的涂层,但这的确是个有趣的现象。
对于涂层而言,其实用户只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自然降低反射和炫光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它对于图像的表现是否有影响。之前的半光泽涂层尽管对比度依然要受影响,但却让QD-OLED显示器/电视拥有最佳的清晰度效果,甚至要强于镜面的WOLED电视,那么这次G80SD回归传统哑光AG涂层,又能带给用户怎样的效果呢?
从目前来看,在清晰度上,哑光AG涂层用在QD-OLED上,是不如三星原有的半光泽涂层的,当然这可以理解。因为相比半光泽而言,哑光AG涂层采用了额外的防眩光层,这使得清晰度会有下降。不过这只是相对而言,从一些体验来看,在都使用哑光AG涂层的前提下,QD-OLED显示器的清晰度依然要好于WOLED显示器的清晰度,当然不说和半光泽相比,即使和镜面WOLED显示器以及采用大猩猩玻璃的WOLED显示器比起来,现在QD-OLED显示器用的哑光AG涂层,在清晰度上会处于劣势。
不过牺牲了画面的清晰度,自然在其他部分是有提升的。和半光泽的QD-OLED显示器相比,回归AG哑光涂层后,QD-OLED显示器的低反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星表示与过去用于QD-OLED面板的防反射膜相比,该屏幕的光泽度降低了 54%。或者可以说G80SD的AG哑光涂层是目前低反效果最好的产品,它比任何其他类型的显示器在防反射部分都要做得好。
之前我们测试过索尼A95L和三星的S90Z等QD-OLED电视,我们都发现QD-OLED电视在黑色部分的表现不如WOLED。OLED面板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能够产生真正的黑色和几乎无限的对比度,当然和其他屏幕一样,环境光也会对感知对比度产生一定影响,其中QD-OLED受到的影响更大,由于面板结构和未使用偏光镜,QD-OLED黑色问题相当明显,而且环境光可能会导致意外激活量子点层,黑色可能会看起来更灰。那么回归哑光AG涂层后,这个问题有没有变化呢?
答案是——没有!如果将哑光AG涂层与传统的半光泽QD-OLED 面板进行比较,用户会发现黑色问题仍然存在。哑光AG涂层并不能神奇地解决面板结构存在的问题。当光源位于屏幕前方时,黑色仍然会变成灰色。虽然反射和炫光减少了,但哑光AG涂层并不能改善QD-OLED黑色效果不如WOLED这一现状。
好吧,现在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三星OLED显示器回归哑光AG涂层后,的确加强了降低反射和炫光的效果,但首先它并不会改善QD-OLED黑色变灰的问题,另外它还会降低画面的清晰度。在我们看来,这个改变似乎不是那么必要,因为半光泽在低反上的效果已经非常好了,回归哑光AG涂层后,它的低反效果的确更好,但是不是值得降低画面清晰度和对比度呢?我们对此表示疑问!至少我们个人认为这样有点得不偿失,现在我们只希望三星不要在未来显示器以及电视全线回归哑光AG涂层,镜面和半光泽依然有其意义。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